在上一篇文章,我們分析了《佰合》的住宅創新安排 — — 跨代共居。這個設計一方面有助解決年輕人的住屋需求,另一方面為長者提供更理想的退休生活,是應付兩代人所面對的挑戰的良策。
然而,要實現跨代共居,除了改建現成的建築物,我們亦必須物色合適的土地,以應付長遠的需求。有見及此,《佰合》的第二個突破建議就是採取「梯田式建築」,積極利用香港既有地理資源,構造有特色、與自然和諧共存且環境宜人的社區。
1. 改變土地態度
眾所週知,香港山多平地小,可發展空間有限。近年,土地資源尤其珍貴,其發展和利用更成為政府施政綱領之一。然而,山多並不一定要是一個限制。如果換一個角度,視斜坡為土地資源一部分,其實我們可以釋放更多的可能。
我們以此為出發點,放眼世界多個依山地區,發現當地的居民往往能夠通過各種方法平整斜坡,地盡其用,甚至從而孕育出與別不同的地區風貌。其中,中國南部的梯田村莊和希臘迷人的白色小屋就是兩個很好的例子。
這些例子啟發了我們重新思考香港斜坡,繼而提出「梯田式建築」,針對香港的先天地勢,提升發展潛能。設計若能因地制宜,配合景觀,甚至可為香港塑造另一具地方特色的社區。
2. 創新建築結構
《佰合》梯田式建築層數配合坡度,平均約只有四至五層高。房屋結構融入於自然地貌,同時保障每戶的窗外景觀不受阻擋。站在窗邊,一望無際的風景盡收眼底。較低層數亦有助自然通風,減少屏風效應。技術上,由於無須發展高層住宅,建築地基深度變相減低,增加斜坡上的可建性。
在研究過程中,我們亦發現城市不一定需要依賴高層建築去達到高人口密度。離香港只有一灣之遙的澳門就是最好的例證。
澳門聖安東尼堂區佔地只有 1.1 平方公里,大部分建築物為五、六層高的唐樓,然而人口密度卻多達 108, 000 人,幾乎是香港人口密度最高區觀塘區的兩倍。(這也與《佰合》預期的人口密度 1 平方公里 100, 000 人相約。)甚至,巴黎第 11 分區的人口密度其實亦高於九龍城和深水埗區。而造就這個看似不可能的夢想的正正就是高密度低層單位。
3. 策略選址發展
綜觀香港,不少地區其實都充滿落實梯田式建築的機會。由於香港大部分的住宅都屬於高層,在斜坡上興建有一定的技術難度。不過,梯田式建築採取高密度低層的方式發展,而且建築結構不單是居住空間,亦發揮擋土牆的功用,即使是較高的坡度都變得相對容易克服。
另一方面,如果我們考慮到全球氣候變化,水位上升的趨勢,近海的低地會有較高的水浸風險。填海地區就基本上會是高危地帶。選擇山坡地段來發展也是確實的永續性考慮。
4. 全面社區配套
除了結構考慮以外,梯田式設計亦引申至其他的規劃細節。在每一層的建築物之間,土地會經過平整,建成道路平台。亦會設有共享單車,方便居民來往社區不同部分。在路面和屋頂收集灰水和雨水,用作灌溉或其他用途。
在《佰合》梯田的底層,我們參考了一個最近在芝加哥建成的河畔項目,設計一條多用途海濱長廊。長廊集休憩、娛樂、飲食及購物於一身。考慮到將來海平面上升,結構上以會設有防洪功能,確保社區不受影響。
最後,梯田式建築考慮到現時被忽略而難以運用的天台空間,將其加以利用,規劃成社區農場或花園,提供空間發展新型農業,為香港提供一個新的經濟產業。
過往,香港一直依賴填海創造土地。不過,隨著全球氣候變化,海平面將會持續上升,風暴和洪水亦會日益頻繁。再加上各種環境考慮,是時候在填海以外尋找其他可持續的土地來源。梯田式建築一方面參考過往的智慧,另一方面配合現代的需要,為香港未雨綢繆,應付將來的挑戰。
近日,貨櫃模組結構開始備受關注,以這個發放落實梯田式建築,又有沒有可能呢?